1947年,王稼祥和朱仲丽夫妇在苏联见到了贺子珍。能见到久违的老战友贺子珍,王稼祥和朱仲丽也很是高兴,只见贺子珍面色红润
1947年,王稼祥和朱仲丽夫妇在苏联见到了贺子珍。
能见到久违的老战友贺子珍,王稼祥和朱仲丽也很是高兴,只见贺子珍面色红润,口齿清晰,于是两人决定邀请贺子珍一起回国。
贺子珍、娇娇
而贺子珍,也欣然同意了……
贺子珍和嫂子李立英见面后闹了一个尴尬
当然,贺子珍回国前,王稼祥先请示了毛主席。
毛主席得知贺子珍身体很好,当即同意她回国。贺子珍高兴极了,立马收拾东西,带着女儿娇娇以及宛如亲生儿子的毛岸青准备一起回国了。
火车行驶在回国的路途中。
这趟车得开个好几天几夜,虽然贺子珍归心似箭,但是也着急不得,倒是孩子们很是兴奋,在车厢上跑来跑去的闹个不停,贺子珍也懒得管,就让孩子们闹去了。
望着窗外闪过的土地,贺子珍的心情也更加紧张起来,大概就是近乡情怯的感觉吧。
娇娇、贺子珍
经过几天的行驶,火车终于驶过了中苏边界,窗外闪过的人的面孔也越来越熟悉,那是中国人的面孔,贺子珍也立马吩咐孩子们跟着她,准备下车了。
火车停在了哈尔滨火车站,贺子珍带着孩子们下车了,刚一下车,贺子珍就看到了熟悉的两位老战友,李富春和林彪。
李富春立马迎上来,笑着说道贺大姐辛苦了。
贺子珍笑了笑,表示自己不辛苦,感谢同志们这么冷的天还来迎接她。
在李富春等同志们的安排下,贺子珍带着孩子们入住了东北局准备的房子,虽然比不上苏联,但是贺子珍一向不在乎这些,主要的是工作,她回来想立刻参加工作,只要同志们给她安排了工作就好。
李富春很理解贺子珍的想法,于是安排贺子珍担任了东北局财经部党总支书记一职,不久又调贺子珍前往哈尔滨总工会干部处工作。
贺子珍
能够再次为党和人民工作,贺子珍也高兴极了。
贺子珍回国的消息,很快被哥哥贺敏学知道了。
贺敏学这时候正在胶东一带率部作战,实在抽不开身去看望妹妹,于是贺敏学安排妻子李立英带着孩子去哈尔滨,帮他去探望一下妹妹。
很快,李立英带着女儿贺小平来到了哈尔滨。见面后,贺子珍高兴地拉着嫂子李立英的手喊着大侄女,大侄女。
这是为什么?
原来,李立英比贺敏学小15岁,所以年纪是非常轻的,再加上胖胖的也很显小,而且李立英和贺子珍也没怎么见过,所以贺子珍以为眼前的嫂子,就是她的侄女小平,闹了好大一个笑话。
右一为李立英
旁边的人笑作一团,连忙给贺子珍解释,这是你的嫂子李立英,贺子珍抿嘴一笑,不好意思的拉着李立英的手,接着又抱起小平,小平比娇娇小不了多少,贺子珍看见她就像看见女儿一样亲。
当天晚上,贺子珍拉着嫂子一起睡觉,一来是为了倍显亲昵,二来贺子珍也想着通过嫂子,打听一下家人们的情况。
李立英也给贺子珍介绍了家人的情况,贺敏学在山东胶东一带作战,妹妹贺怡早些年因为被敌人逮捕,以死明志,在狱中吞金自杀,万幸被毛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救了回来,而老妈妈已经去世了,不过毛主席对老妈妈的安顿很妥当,安置了墓碑,让老妈妈安眠。
听到嫂子说这些,贺子珍的眼泪忍不住的流下,原来她走的这些年,亲人们遭受了这样多的苦难。
方志纯和朱旦华去天津看望贺子珍
不久后,贺怡也来到了哈尔滨看望姐姐。
贺子珍、贺怡
姐妹俩再次重逢,让贺子珍感动不已,关心着妹妹的身体,得知妹妹的身体很好,贺子珍也放下了心。
回国有一段时间了,贺子珍心想着一件事情,那就是该让女儿娇娇和儿子毛岸青去北京看望他们的爸爸去了,孩子们多年没有见到爸爸了,是时候该团聚了。
于是,贺子珍联系毛主席,决定让孩子们去北京,而毛主席也很快回信,欢迎孩子们来北京。
就这样,贺怡做起了“宣抚使”,带着孩子们踏上了前往北平的路,带着孩子们去见他们的父亲。
临走时,娇娇才发现妈妈不跟着她们一起去,于是年幼的娇娇询问姨妈:
“妈妈怎么不去?”
娇娇
贺怡摸了摸娇娇的头,解释妈妈过段时间再去,年幼的娇娇以为是真的,于是没有多想,高高兴兴的跟着姨妈和哥哥去北京去了。
很快,贺怡就送孩子们来到了北京,与他们的爸爸团聚了。等完成任务后,贺怡也再次回到了姐姐的身边。
不久之后,贺子珍准备来北京一趟,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,最后来到了天津,在组织的安排下,贺子珍和妹妹贺怡就暂时居住在天津。
朱旦华和方志纯夫妇得知后,也决定来天津看望贺子珍与贺怡姐妹两个。方志纯在苏联的时候,是贺子珍的同班同学,还是班长,对贺子珍很是照顾。而贺怡曾是毛泽覃的妻子,朱旦华的前夫又是毛泽民,相当于贺子珍、贺怡、朱旦华与毛主席、毛泽覃、毛泽民三兄弟都有联系。
朱旦华
这种缘分,使得四人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,完全不陌生。
见面后,朱旦华主动和贺子珍说话,贺子珍也一一回应着朱旦华的问题。贺怡也感兴趣的询问方志纯:
“姐姐说你和她是莫斯科共产国际党校的同学?”
方志纯点了点头,表示贺子珍去的比他早,还有任弼时同志也是。
说起苏联来,方志纯也有些宽慰意味的表示,贺子珍很不容易,当时身体不好,学习又很刻苦,大家都对她很是佩服。
众人就这样闲聊中,回忆着当初的岁月。
左一为方志纯
当然,方志纯和朱旦华此行前来,并不只是单单的为了回忆同学情,也有一个任务,那就是毛主席要求方志纯护送着贺子珍姐妹俩前往上海,上海的医疗条件更好,也更利于贺子珍的身体治疗和恢复。
此行不会寂寞了!
第二天一早,朱旦华和方志纯夫妇,与贺子珍贺怡姐妹俩一起踏上了天津南下上海的列车。
陈毅宴请贺子珍与贺怡姐妹俩
贺子珍是1949年6月份到的上海。
这时候的上海,真是不同寻常啊,一来是因为当时上海解放还没多少岁月,二来接管上海的是陈毅,陈毅担任上海市长一职。
早在战争年代的时候,贺子珍就与陈毅结识了,而贺怡和方志纯以及朱旦华也同样都是如此,大家都是老熟人了,自然未见面先有三分喜。
陈毅
大家一行人来到上海后,方志纯先将贺子珍与贺怡安顿住下,接着一个人准备去见陈毅去了。
看到方志纯,陈毅高兴的很,一拳头锤到方志纯的身上,方志纯也开玩笑表示,不要欺负人啊,要不就不给你见两个老同志了。
陈毅有些好奇的询问谁啊?
方志纯笑着回答:
“贺子珍和贺怡两姐妹。”
陈毅高兴极了,摸了摸自己的脑壳,子珍他十几年没有见到了,如今想来,还真是有些想念啊,于是陈毅当即表示没问题,那第二天大家聚一聚,他来请客。
陈毅
方志纯知道,陈毅一向豪爽喜欢请客,并不和他争抢。再说了,到了他的地界,也得他尽一尽地主之谊嘛。
第二天黄昏,余晖落金,衬得大上海更加迷人,陈毅和妻子张茜决定在上海国际大厦请客,就在24层,这里不仅是上海的最高建筑,也是个做饭顶顶好吃的地方,陈毅要请客就请最好的。
很快,方志纯与朱旦华夫妇带着贺家两姐妹来到了大厦24层。见到贺子珍,陈毅高兴的迎了上去,与贺子珍紧紧握着手,而贺子珍的高兴的称呼着小陈。
小陈这个称呼,是早在战争年代的时候就属于贺子珍与陈毅的独特称呼,军中大家都叫陈毅陈老总,只有贺子珍叫他小陈,足可见其关系的友好亲昵。
闲聊了半天,陈毅连忙招呼大家落座,一边吩咐上菜,一边给大家介绍窗外的上海美景。
张茜、陈毅
席间,陈毅也热情的逐一敬酒,等轮到贺子珍的时候,陈毅笑声爽朗的说道:
“我们是井冈山的老战友,你说是一口一杯,还是一杯一口?”
这不没区别吗?
显然,陈毅是在开玩笑哩,贺子珍听到后抿嘴一笑,旁边的方志纯也开始起哄。贺子珍飒飒的站了起来,宛如当年的那个双枪女战士,大声说道:
“奉陪。”
大家看着陈毅和贺子珍喝酒聊天,纷纷高兴的笑着,仿佛当年的岁月又回来了。
这顿饭,足足吃了两个多小时。
贺子珍与众人合影
等吃饭结束后,陈毅也特意坐到贺子珍的身边来,闲聊中,陈毅也提出一个要求:
让贺子珍在上海住下来。
陈毅向来豪爽,饭桌上也看得出贺子珍对上海很是喜欢,对上海的印象很好,于是陈毅才提出这个要求,希望贺子珍能在上海住下。
贺子珍听后,倒也没有拒绝,只是高兴地说道:
“你这个小陈。”
虽然贺子珍没有表态,到底愿不愿意住下,但是从说这句话的神情中不难看出,贺子珍是愿意的。
贺子珍与众人合影
值得一提的是,贺子珍后续的人生,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上海度过的,我想,这也是陈毅诚心邀请的体现。
贺怡出了意外让贺子珍悲痛欲绝
在陈毅的邀请下,贺子珍决定把组织关系转到了上海。
陈毅很是高兴,很快帮助贺子珍在上海延安路分配了一套别墅,设施齐全,十分便捷,贺子珍也非常的感动,就这样,贺子珍与贺怡先在上海住了一段时间。
1949年9月,贺怡在组织的安排下,来到江西吉安市地委报到,而贺子珍也随行,于是留在了南昌居住,暂时先不回到上海去了。
贺子珍是江西人,生活在江西的时候自然勾起了许多的回忆,也忍不住的思念起自己那些因为战争年代导致流离失所的孩子们。
左一为贺子珍
贺怡明白姐姐的苦楚,于是决定去为姐姐寻找一下儿子小毛,这个孩子是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生下来的儿子,因为长征的关系,贺子珍将小毛托付给了妹妹贺怡,后来因为战争的关系,贺怡又托付给瑞金的一个警卫员家里,再后来就失去了联系。
想起此事,贺怡总觉得对不起姐姐,现在有条件了,于是贺怡决定去为姐姐寻找孩子小毛。
只是没想到,贺怡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,发生了车祸,贺怡也因此车毁人亡,小毛自然也没有找到。
孩子没有找到,妹妹也遇到了意外,这种种打击,让贺子珍伤心的一下子病倒了,身体情况也再次一落千丈。
方志纯、朱旦华,以及当时的江西省委第一书记陈正人,还有老战友胡德兰等人得知后,纷纷前来探望贺子珍。能得到老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,贺子珍发自内心的感激。
右二为贺子珍
在江西省委的帮助下,为贺子珍在南昌三纬路20号附近安排了一处2层楼房的小院子,还为贺子珍安排了一个年轻女孩子卢泮云作为护士,希望能对贺子珍的身体恢复有更好的作用。
卢泮云是1958年从江西省卫校毕业的,后来在卫生厅工作,如今在方志纯的安排下,被分配到贺子珍身边做护士,负责照顾贺子珍的身体。
这天上午,方志纯带着卢泮云来到了贺子珍的住处,闲聊中,方志纯也笑着说道:
“这次我把老家的表侄女送来照顾您,好不好?”
当然,卢泮云并不是方志纯的表侄女,这样说只是为了让贺子珍同志放心,所以才称呼是他的表侄女。
贺子珍见到卢泮云,也是非常的高兴,一见面她就喜欢这个孩子,于是热情的拉着卢泮云的手,问她多大了?家里还有什么人?很是亲热。
卢泮云、贺子珍
巧的是,方志纯和朱旦华家距离贺子珍的家并不远,走路也就10分钟的路程。所以贺子珍经常去朱旦华的家里串门,和朱旦华说话。
这天上午,朱旦华正好没有工作,于是决定带着贺子珍外出参观一下风景,当天正好举办工业展览,有毛主席的坐像,于是朱旦华准备带着贺子珍去参观一下。
没想到的是,当贺子珍看到毛主席的坐像后,瞬间呆呆的站在原地,泪水也忍不住的落了下来,身旁的卢泮云知道贺妈妈这是又想念毛主席了,所以连忙带着贺妈妈离开了此处,以防睹物思人。
这件事,也让朱旦华有些自责,也让她没想到贺子珍对毛主席的感情如此深厚,后来朱旦华再带着贺子珍外出的时候,也会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了,让贺子珍的情绪再产生波动。
贺子珍、李敏
但我想,思念之情,是无法阻挡的……
TAG:苏联,表侄女,小毛,老妈妈